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回主選單
      • 教學工作坊
      • 親子共學
      •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回主選單
      • 部落格
      • YouTube
      • 媒體報導
      •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教學工作坊 親子共學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部落格 YouTube 媒體報導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 (76)
      • 教育 (41)
        • 生活大小事 (62)
          • 教學 (16)
            • 親子 (87)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度

              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度

              2023 Sep 08 教育 教學
              如果你是老師,這個場景應該不陌生,
              老師: 「Sam,換你接著唸下一句。」
              Sam: 緊張地左顧右盼,嘴裡呢喃說著: 「糟了! 唸到哪裡?」

              如果你是媽媽,生活日常對話也少不了這一個,
              媽咪: 「妳怎麼還沒完成作業啊!」
              孩子: 「好啦! 快完成了。」

              專注度不足,是孩子在學習中時常遇到的問題,無論是在學校教學現場還是在家中日常生活。這個問題可能不僅僅是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還可能與學習方法和環境有關。

              專注度不夠,還是用錯方法?

              思考一下,在教學現場或是在家裡,孩子常會專注度不夠是為什麼? 是否應該先找出「最核心的Why」,接著「尋求方法」與「要做什麼」來協助孩子。

              Ray是我教過的一位學生,他的媽媽常常跟我抱怨孩子動作慢、易分心,作業常常寫到半夜12點。

              老師妳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嗎? 回答媽媽問題前,我先向媽媽說出我在教室內所看到孩子的真實狀況,Ray書寫句子練習時是班上最快的孩子,而且字體非常工整,課堂中回答老師問題時也很認真。

              媽媽一臉疑惑,老師現在確定是在說我孩子課堂學習狀況嗎? 我相信也許有一部分家長跟Ray媽咪有相同反應。其實我是運用3個技巧就能發揮效果。

              第一: 玩遊戲前或是練習前,先清空桌面不必要的物品,避免分心。

              第二: 分組成員能力要平均,切記不要把能力相等同學都分在同一組。

              第三: 任何活動前,老師一定要先示範,接著請一位同學上台再示範一次,這個動作是要確認班上孩子是否都清楚活動進行方式。

              另外,提醒老師在活動進行當中,設計的活動題目要由簡入深,讓每位孩子都有能力回答的機會。

              再轉換下一個活動前要安排2-3分鐘的休息時間,主要的用意是讓孩子情緒緩和下來,避免過嗨。同時老師也能在這短暫時間在計分板上記錄每組獲得的分數,讓下一個活動可以保持孩子學習動力。

              因為領先組別不想被超越,而落後組別想努力追上。運用良性的競爭讓「專注度不夠」這問題消失在課堂中。

              HOLD住專注力的五大手法

              或許你會問「一定要用動態活動嗎? 」、「一定要分組嗎?」或是「在家怎麼做?」,別擔心,只要把握5大心法就能輕鬆掌握孩子的學習專注度。

              第一: 目標設定

              不論孩子在哪裡學習,清楚了解「自己的目標」是首要任務,讓孩子與你一同討論完成屬於自己的目標,因為孩子參與其中才會當一回事。設定後再運用好用的工具,例如: 寶貝集點卡或是客製化甘特圖就能讓孩子一步步朝向目標邁進。

              第二: 學習環境

              不管是在教室或是在家裡,孩子學習的桌面一定要乾淨整齊,只出現需要用到的課本與文具即可。降低會讓孩子分心的所有誘惑事物,例如: 電視聲、兄弟姊妹嬉鬧聲,甚至是鹽酥雞的香味都不要飄進孩子的學習環境。

              第三: 作息時間

              利用周末時間,與孩子一同討論下一周或是下個月寫作業與複習的時間安排,適時微調才能讓孩子養成在乎時間的流動與理解時間的珍貴。養成在對的時間完成該做的事,其他就是自己可以運用的時間。

              第四: 休閒娛樂

              《一流的人如何保持顛峰》一書提到「壓力+休息=成長」,孩子在學校一堂課學習40-50分鐘,中間會有下課休息10分鐘,不也是讓孩子在專注學習後能有放鬆的時間,如此才有精神迎接下一堂課程。

              在家中學習也是如此,在完成作業與複習之後,也是需要給孩子喘息的時間與空間,如此才能持續保持學習的動力。而這段休息時段就充分授權給孩子自由,讓他做喜歡的事情。

              第五: 以身作則

              孩子在家做靜態學習時,父母必須收起手機,關掉電腦螢幕,陪同孩子一起做靜態的事情,比如: 閱讀、書寫計畫或是靜坐冥想,只要是靜態都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

              小結

              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需要綜合考慮學習目標、學習環境、學習方法和時間管理等多個因素,並透過合理的方法和指導來幫助他們克服專注度不足的問題。讓孩子在學習中享受樂趣,培養好奇心,是教育的重要目標。

              讓孩子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父母與師長只是學習過程中陪伴與引導的角色。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學會堅持也懂得放手

                給女兒的生日信

                學習感恩從送一本書開始

                練習輸出才是最好的老師

                你的孩子正處於學習倦怠嗎?

                外籍老師真的比本國老師好嗎?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i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