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再說
2024 Oct 10 教育 教學 親子
小艾是一位對繪畫充滿熱情的國小四年級生。有一次在我的課堂活動中,他把運動球類的羽球,用色彩鮮豔的畫筆將羽毛球的每一根羽毛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甚至連球頭的紋理也清晰可見。
小艾的作品讓全班同學驚嘆不已。我看到小艾的作品後,誇讚他有著出色的觀察力和藝術天賦,並鼓勵他繼續發展自己的興趣,多多參加校內校外的比賽,累積作品與參賽經驗。 當天下課,我牽著小艾的手開心地走向小艾的媽咪並且分享今天課堂的學習,家長仔細聆聽我的分享,小艾接著興奮地描述著他在課堂上如何把羽毛球畫得很逼真,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讚美。
媽媽卻對著我說:「老師,畫畫是孩子的興趣,但現在最重要的是課業要顧好, 未來考上一間好學校,畫畫等長大再說。」
「等到...再說」,這句話在許多家庭中經常出現,尤其是當家長或長輩面對孩子 的學習與人生規劃時。這樣的觀念是否會導致遺憾?是否會讓孩子錯失良機, 進而影響他們的成長與未來?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時間是一個不可逆的資源。
當家長選擇「等到...再說」 時,可能是出於對未知的擔憂或對現狀的保守。然而,這種觀望的態度可能會讓孩子錯過一些重要的學習機會。例如,當孩子對某一興趣產生濃厚的熱情時,若家長選擇「等到學校成績穩定再說」,可能會錯失讓孩子深入探索該興趣的最佳時機。興趣和熱情往往是驅動學習的強大動力,及時的支持與鼓勵能夠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樂趣與成就感。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當孩子展現出對某項事物的強烈興趣時,家長應該慎重考慮如何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支持他們的夢想。畢竟,有些機會一旦錯過,就再也無法重來。
當然,「等到...再說」有時也有其合理性。不同的家庭,可運用分配的資源也不同,家長需要考慮家庭資源、孩子的成熟度以及其他現實因素。然而,這不應成為一種常態性的推遲策略。家長可以試著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一同與孩子討論與安排出適合現階段孩子課業與興趣同步學習的道路,在權衡利弊後, 及時做出決策。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溝通,也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從而更加積極地面對學習與生活中的挑戰。
在過程中,家長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如學校的老師或專業領域的教練,他們能提供更全面的視角和建議,幫助家長做出更明智的決定。此外,參加相關的親子活動或講座,也能讓家長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從而做出對孩子最合適的決策。 人生中許多選擇和機會並不是永遠存在的,有時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做出果斷的決定。 孩子的學習與人生規劃,時間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許多機會稍縱即逝,若不及時把握,可能會錯失良機。
總之,及時行動和正確的選擇是孩子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長應該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孩子的有興趣的學習,給予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支持,讓他們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享受成長的甜美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