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回主選單
      • 教學工作坊
      • 親子共學
      •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回主選單
      • 部落格
      • YouTube
      • 媒體報導
      •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教學工作坊 親子共學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部落格 YouTube 媒體報導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 (101)
      • 教育 (45)
        • 生活大小事 (76)
          • 教學 (16)
            • 親子 (116)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不用是專家,也能當孩子最佳的陪讀者

              不用是專家,也能當孩子最佳的陪讀者

              2025 Nov 04 學習 親子

              那天下午,陽光靜靜地灑進客廳,女兒窩在沙發上,身邊堆滿了書、玩偶和枕頭。 她神情專注,一頁一頁地翻著書。這樣的畫面,看似平凡,卻是我花了十年陪伴才慢慢養成的日常。

              從「陪讀十分鐘」開始的閱讀習慣

              許多家長問我:「怎麼讓孩子愛上閱讀?」 其實,起點不在書的內容,而在「陪伴的溫度」。

              我給自己的原則是「1110」: 1 本書、1 張椅、10 分鐘。

              每天只要固定十分鐘,陪孩子共讀一小段,不追求進度,只注重情緒的連結。孩子會記住的不是故事結局,而是那段與父母肩並肩的時光。

              起初,女兒的注意力很短,常常五分鐘就分心。我沒有責備她,只是調整方式── 有時讓她選書、有時讓她唸一句我唸一句。當孩子感覺閱讀是自由且被允許探索的,她就會開始「想再讀一點」。

              在這失控的焦慮時代,閱讀是最溫柔的超能力。 現在的孩子活在資訊洪流裡:短影音、社群推播、遊戲刺激。這些螢幕畫面快速、炫目、但也讓專注力與思考力被稀釋。

              書本的世界則剛好相反。閱讀是一種「慢」 的力量,它讓人學會停下、理解、想像。

              根據教育心理學研究,長期閱讀能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力」(delayed gratification)與「批判思考力」(critical thinking)。這兩項能力,是 AI 與演算法時代中最珍貴、也最無法被取代的人類超能力。

              當我看到女兒能在書店安靜閱讀兩小時,我知道那不只是興趣──而是她學會與自己相處的能力。

              許多父母在陪孩子閱讀時,會不自覺掉入幾個常見的陷阱:

              第一,太快糾正。

              孩子念錯字、理解錯時,家長急著糾正,結果打斷了閱讀的流暢與興趣。其實,比起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讓孩子願意「說出想法」。

              第二,把閱讀當成任務。

              當孩子的閱讀時間變成「打卡」或「作業」,內在動機會逐漸消失。閱讀不該是壓力,而是享受。試著讓孩子自己挑書,從興趣出發。

              第三,只看成果,不看過程。

              家長常問:「他有沒有記得書的內容?」但忽略了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參與與想像。 閱讀的價值不在於背出幾個重點,而在於心靈被觸動的那一刻。

              第四,父母自己不讀。

              若孩子看到家長滑手機卻要他看書,他的心裡會產生矛盾。最有力的教育,是榜樣。哪怕只是家長自己安靜翻書五分鐘,也足以感染孩子。

              給家長的三個陪讀心法:

              1.固定時間

              每天同一時段,例如睡前 10 分鐘或早餐前 5 分鐘,建立「儀式感」。

              2.放下手機

              陪讀時讓孩子看到父母也遠離螢幕,專注當下。行動比言語更有說服力。

              3.延伸對話

              閱讀後可問:「你最喜歡哪個角色?」、「如果你是主角,會怎麼做?」 這些問題能激發表達力與批判思考。

              【媽媽心語】

              我常想,閱讀不是讓孩子變聰明,而是讓他更有力量面對未知的世界。 當女兒靜靜翻書時,我彷彿看見她在與故事對話,也在與未來的自己對話。

              陪讀十年,讓我學到:最好的教育,不是要求孩子成為誰,而是陪他慢慢找到自己。

              長期來看,閱讀的累積就像時間的複利。一開始只是幾分鐘的投入,十年後卻成為孩子心中最深的底氣。

              書香,是家裡最安靜、也最強大的力量。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繪本! 父母與孩子共同的學習

                給女兒的生日信

                一句玩笑話的省思

                【我今天當主持人】

                怎麼捨得摧毀孩子學習的心

                向世界冠軍學習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i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