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回主選單
      • 教學工作坊
      • 親子共學
      •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回主選單
      • 部落格
      • YouTube
      • 媒體報導
      •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教學工作坊 親子共學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部落格 YouTube 媒體報導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 (81)
      • 教育 (42)
        • 生活大小事 (66)
          • 教學 (16)
            • 親子 (93)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當一個有溫度的人

              當一個有溫度的人

              2023 Sep 14 生活大小事 親子

              前幾天到一家日式餐廳吃飯,等待入座時,孩子因為不小心手指頭割傷。一位敏銳的女服務生看到,走向前關心孩子的傷口,並拿出一個OK蹦給我。

              道謝後,幫孩子貼上OK蹦,我除了提醒孩子日後小心避免讓自己受傷,我也請孩子自己走到服務台向剛才給你OK蹦的阿姨說聲謝謝。

              餐點上桌後,一邊享用餐點一邊跟女兒聊服務生即時協助傷口的感受。一開始孩子只分享心中的感謝,透過我的引導,例如: 阿姨的哪些行為值得學習? 阿姨怎麼知道你受傷? 我們如何學習在日常生活中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
              經過引導,孩子分享三點學習:

              第一: 保持善良的心
              保有良善的心,會對人友善,會主動想幫助他人。

              第二: 觀察敏銳
              讓自己的視線放在服務客人的範圍內,可以及時發現問題並適時伸出援手。

              第三: 同理心
              當我們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受時,就能同理他人的疼痛與不便。

              聽完女兒的分享,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也給孩子一個正面的鼓勵讚美。讓他知道要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容易也不容易。因為唯有真心的初心才能做到。

              這次在日式餐廳的用餐經驗,不僅填滿了我們的胃,更體會到良善的溫暖。透過這個小小的事件,母女倆可以一起討論分享彼此的想法,歸納出善良的心,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同理心,能讓我們成為一位有溫度的人。
              這不僅適用於我們母女倆,也能夠讓現在正在看文章的你受用。我跟女兒說,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需要時間但是值得追求,因為當我們在生活中傳播溫暖和善意,不僅讓他人感到幸福,也會讓自己快樂。

              讓孩子學習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的價值所在。透過自己的手指割傷事件,不僅學到待人要善良,更明白觀察,關心,和同理心的價值。這些細微的展現都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點滴累積。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怎麼能不愛棒球呢?

                你敢不敢給自己”再一次”的勇氣

                你用什麼紀念青春

                怎麼捨得摧毀孩子學習的心

                幸福就在你身邊

                冷靜瓶的學習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i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