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顆沒氣的輪胎,看見人生的提醒】
2025 Jun 22 學習 生活大小事
今天早上,啟動車子準備出門,剛開不到30秒,明顯感覺不對勁。 下車一看,右後輪整個沒氣,完全癱扁在地上。 我愣了一秒,腦中立刻浮現昨天那個閃爍的胎壓警示燈。
那時的我只是瞄了一 眼,心想: 應該還撐得住,等週一送完孩子再處理吧。 沒想到,「週一」根本還沒到,車子就先罷工。
▍壞事背後的提醒
這突如其來的小插曲,讓原本緊湊的早晨計畫整個打亂。但我竟有種奇妙的平靜,甚至想說聲「謝謝」。 因為車子不是在高速行駛時爆胎,不是在載著孩子途中,而是在自家停車場靜靜躺著。
它用這樣的方式,提醒我, 再小的警訊,都不該輕忽。
▍人生的胎壓警示燈
車子配備了胎壓偵測系統(TPMS),就像我們生活裡,那些微小卻重要的感覺,
• 睡不飽卻硬撐的身體
• 應付式的人際關係
• 被壓力磨光熱情的工作
這些「不對勁」,其實早就亮燈了。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延遲處理效應」(Delay Discounting),意思是——我們總是傾向選擇眼前輕鬆,忽略長期風險。 我們告訴自己:「應該沒那麼嚴重」「等下週再說」「沒事啦」。
但那些被延遲的處理,最後可能都會變成逼你停下來的大事。
▍人生也需要定期保養
車子需要定期進廠保養,人生也是。 輪胎需要補氣,心情也需要。 忽略太久,總會有一顆突然「洩氣」。
你會記得帶車去檢查, 那你有多久沒檢查自己的心?
你上次好好睡一場覺是什麼時候?
上次放下手邊的工作陪伴家人,是哪一天?
我們總說要「照顧好自己」,但常常在出問題時才想起來。不是嗎?
▍科技提醒有用嗎? 要看你有沒有行動
再智慧的車也沒辦法自己補胎。 再先進的提醒系統,也只是輔助。 像我們手上的健康手環、行事曆提醒、To-do List,它們能提示,但不能替你選擇與行動。 提醒的價值,來自於我們有沒有回應它。
▍有些事,現在不處理,會後悔
其實昨天我可以處理的,但我選擇忽略。 今天才知道,那一點小小的延遲,足以讓車停擺。 幸好,這次代價只是改了行程——但人生有些錯過,不會這麼好運。
「什麼事如果現在不做,未來會後悔?」
如果心有不甘,也許就該重新放回清單裡。
▍給自己三個提醒行動:
1. 別再忽略提醒燈
無論是情緒、身體、關係,當你感覺不對,就從今天開始處理它。
2. 設一個「內在保養日」
每個月,留一段時間給自己,去補氣、調整方向。
3. 行動才是真正的回應
看見不等於處理,知道不等於改變。做了,才算數。
最後問問自己, 你最近,忽略了哪一盞「人生的警示燈」?
也許,現在就是回頭處理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