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回主選單
      • 教學工作坊
      • 親子共學
      •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回主選單
      • 部落格
      • YouTube
      • 媒體報導
      •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教學工作坊 親子共學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部落格 YouTube 媒體報導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 (76)
      • 教育 (41)
        • 生活大小事 (62)
          • 教學 (16)
            • 親子 (87)
              1. 首頁
              2. 部落格
              3. 遞減的陪伴

              遞減的陪伴

              2024 Aug 30 生活大小事 親子

              「媽咪! 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喔!」
              「要注意安全,不要發生意外,知道嗎?」
              「你現在還很年輕,要再陪我60年。」

              昨天女兒睡前抱著我,哭著對我說的話。我也跟著哭了。

              ​​​​​我問了女兒怎麼會忽然對我說這些話?
              她回答: 我看了這本書《那些散落的星星》,腦中產生了畫面,就想抱著媽咪。

              你是否因為忙碌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壓力,忽略了親子互動時光?
              你是否認為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而有了正當的藉口?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與家人的親子互動時光。工作壓力、生活琐事總是佔據著我們的大部分時間,讓我們忘記了家人才是最需要花時間經營的重要事。或許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忙碌工作是正當的藉口,但我們是否忽略了孩子真正最需要的陪伴和愛呢?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不是財富或物質上的支持能夠取代。學會平衡工作和家庭,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陪伴,讓孩子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家人永遠是他最堅強的後盾。 陪伴不僅是在身旁,更是在心靈上支持和引導孩子成長。這種陪伴方式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獨立性。

              陪伴不等於拯救,而是給予等待。不要急著讓對方好起來或開心起來,而是給予對方時間和空間去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困難。真正的陪伴者會給予對方支持和理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問題。 隨著孩子成長,身為父母的我們也隨著時間慢慢變老,陪伴孩子的時間逐漸遞減。孩子透過學習與閱讀會漸漸發現與意識到父母陪在身邊的時間會越來越 少。或許孩子提早發現這個事實會帶來不安和擔憂,然而,這也讓我們更珍惜與重視每一刻的相處時光。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努力創造更多有意義的互動時光。這不僅是參與孩子的活動或興趣,而是要用心去傾聽他們的想法,理解他們的感受,並在需要時提供支持和建議。即使在繁忙的日子裡,也要抽出時間來與孩子分享生活中的點滴,無論是一起吃飯、散步,還是簡單的聊天。

              此外,我們也應該教導孩子如何獨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讓他們學會解決問題、管理情緒,並在遇到困難時知道如何尋求幫助。這樣,即便我們不能時刻陪伴在側,孩子也能自信且堅強地面對未來。 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支持是永恆不變的。這份愛將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力量泉源,支持他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即使未來有一天我們不能再陪伴在側,孩子也能帶著這份愛勇敢前行。

              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執行方法,順利幫助你在繁忙的生活中增強與孩子的互動和陪伴:

              1. 規劃固定的親子時間:

              每週設定固定的時間與孩子共度,無論是週末的家庭日還是每天晚餐後的聊天時間,這些都是建立親密關係的重要時刻。也可以固定計畫每月一次的家庭電影之夜或年度旅行,這些都是在累積家人的情感與回憶存摺。

              2. 優質而非數量:

              專注於與孩子互動的品質,而不是時間的長短。即使每天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也要用心投入,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和愛。記得,在與孩子互動時, 避免使用手機或電腦等分散注意力的設備,專注於當下與孩子的互動品質。

              3. 參與孩子的興趣:

              了解並參與孩子喜歡的活動,無論是運動、音樂還是遊戲,這不僅能增進感情,還能讓你更深入了解孩子的世界,讓親子之間有共同的話題。

              4. 開放溝通: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長以開放的態度傾聽,不批判、不打斷,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生活中總會有意外發生,讓孩子知道保持靈活性與隨時調整計劃,也是我們家長在陪伴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要帶入的溝通話題。

              5. 設立共同目標:

              與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小目標,例如一起完成一個拼圖、學習一項新技能,學習一門新語言、或是一起閱讀一本書。讓彼此在學習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互相支持和鼓勵。當達成目標或表現出色時,給予正面的反饋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即使是小小的進步,也值得稱讚和慶祝。

              透過這些方法,協助你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確保不僅滿足生活的需求, 也能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陪伴。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讓孩子做別人不想做的事

                幸福就在你身邊

                家庭的溫暖時光

                你被語言霸凌過嗎?

                音樂值得投資在你的生活

                要背的單字太多,怎麼辦?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i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