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時,父母可以怎麼做?
2025 Mar 24 教育 生活大小事 親子
有一年,我們全家一起到日本旅行。走進玩具店的那一刻,兒子的眼睛立刻被一台鮮紅色的玩具消防車吸引。
「媽媽,我要這台車!」他拉著我的手,眼裡閃著興奮的光。
但問題是——就在前一個小時,我們才剛買了一個玩具。他當時也說那個是 「最喜歡的」。 當我委婉地說:「這台車我們先不買,好嗎?」他的表情立刻變了。小小的臉皺成一團,嘴唇一噘,眼淚就在眼眶打轉,最後忍不住放聲大哭。
當孩子哭鬧時,我們可以這樣做:
1. 不急著制止情緒,而是陪伴與理解
「你真的很喜歡這台車,對不對?」我半蹲下來,讓自己和他視線平齊。孩子哭鬧時,最怕的是被誤解、被否定。當我們用語言幫他說出心裡的話,其實是在幫他「整理情緒」。
2. 描述事實,幫助孩子學習延遲滿足
「我知道你很想要,可是我們今天已經買了一個玩具。如果每次看到喜歡的東西就馬上買下來,那以後我們遇到更想要的東西,就沒辦法再有選擇的機會了,對不對?」
3. 給孩子一個選擇權
「這台車你真的很喜歡,那我們來拍張照記下來,回去列在你的『願望清單』,等到下次有機會再看看要不要買,好嗎?」
4. 肯定他的情緒轉換與表現
他哭了一會兒,擦擦眼淚點點頭,接著說:「媽咪,那可以幫我記下來嗎?」我們一起拍了照,他還用自己的語音備忘錄說:「這是我以後想要買的消防車。」我摸摸他的頭,輕聲說:「你做得很好,願意把喜歡的東西先放下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喔。」
幾個月後,他生日到了,我偷偷準備了那台紅色消防車。他拆開禮物的那一 刻,眼睛睜得又大又亮,抱著我說:「這是我上一次去日本跟它拍照的消防車,謝謝媽咪送我這個生日禮物!」
孩子不是不能接受「不馬上擁有」,而是他們需要我們陪他們「走過那個當下」。當哭鬧被理解、情緒被承接,他們學到的,不只是忍耐,而是一種面對失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