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回主選單
      • 教學工作坊
      • 親子共學
      •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回主選單
      • 部落格
      • YouTube
      • 媒體報導
      •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i學院
    • 首頁
    • 關於我
    • 課程介紹
      教學工作坊 親子共學 公益講座
    • 文章與影音作品
      部落格 YouTube 媒體報導 說書影片
    • Podcast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學習 (76)
      • 教育 (42)
        • 生活大小事 (62)
          • 教學 (16)
            • 親子 (88)
              1. 首頁
              2. 部落格
              3. 老師教過的內容孩子不複習,怎麼辦?

              老師教過的內容孩子不複習,怎麼辦?

              2023 Nov 14 學習 親子
              Eddy是我教過的一名小學5年級的孩子,每次回到家,明知道有課本和作業需要複習,但就是一直在玩遊戲或看電視。每月電訪時,家長講到生氣且擔憂孩子的學習態度。

              家長: 「你回來了,為什麼不先開始複習課本和做作業呢?」
              孩子: 「哦,我待會再做,現在還早呢。」
              家長: 「過一小時了,怎麼還沒拿出書本呢?」
              孩子: 「哦,別擔心,還有時間。」「我想先休息一下。」

              當孩子不複習或是不寫作業時,這或許讓家長擔憂與生氣,但家長是否也有察覺自己也可能是導致孩子行為的背後推手呢?

              對話中家長對孩子的第一句話是: 「你回來了,為什麼不先開始複習課本和做作業呢?」換個角度思考一下,孩子上完一天的學校課程回到家,孩子需要的是什麼?

              家長應該思考孩子的需求和情感,以及他們自身的角色。當孩子回到家時,他們可能需要一些休息和放鬆的時間,而家長的方式和語氣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態度。

              家長在面對孩子回家時或是到學校接孩子時,開頭第一句話非常重要,我們可以用關心與好奇的心情開啟對話,例如:「親愛的!你今天在學校好玩嗎?」「寶貝!你今天在學校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要跟我分享嗎?」「你今天學校的午餐吃什麼?」「寶貝!回到家,你想先完成什麼事呢?」

              不一樣的開頭句,讓孩子感到被關心而且受到尊重,同時也給予他們選擇的權利。孩子可能會選擇休息一會兒,然後再開始複習,這樣可以讓一整天學習疲勞得到舒緩並提高複習的效率。

              家長也應該檢視自己的角色,看看是否有確實提供孩子一個更有利的學習環境。這包括確保孩子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或者在需要時提供幫助和指導。

              最重要的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開放和支持性的,讓孩子感到自己有權選擇學習的方式,同時也感受到家長的理解和鼓勵。這樣的良性互動方式有助於建立孩子更願意調整自己放學後的時間安排,幫助孩子改進他們的學習態度。

              善用方法,協助孩子建立微小習慣,讓孩子更有動力和興趣來複習。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議:
              1. 創造積極的對話情境:
              從一個輕鬆的對話開始,不要讓孩子感到壓力。可以向孩子拋出一個開放式
              的問題,例如: 今天哪一門課程最有趣? 今天班上有沒有搞笑的事情? 學校最近有什麼活動你最期待呢?

              1. 善用同儕力量
              鼓勵孩子找到一位學習夥伴,他們可以一起複習課程或共同完成作業。互相學習,討論問題,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也使孩子不感到寂寞。

              家長也可以協助孩子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找班上幾位同學一起加入學習小組,這有助於孩子與同學們互相激勵。小組學習可以讓學習變得更有趣,並增加孩子參與的動力。

              1. 將有趣元素帶入課後複習與作業
              家長可以請孩子思考當天作業完成的先後順序,接著讓孩子自己設定完成時間,如果時間內完成可以換取孩子假日最愛活動或是食物兌換券。

              如果孩子當天選擇最困難的作業先完成,就可以讓孩子累積旅行兌換券點數。

              透過將有趣元素帶入課後複習與作業,家長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責任感。讓孩子參與設定自己的目標和時間,並提供有價值的獎勵來實現。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觀念,還可以讓學習變得更有趣和具有挑戰性。

              透過每天一點一滴累積養成習慣,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學習習慣,雖然一開始會慢也會有無法達成的時候,只要家長一同陪著孩子持續前行,我們就會更靠近目標。

              值得家長省思的三個重點:

              1. 好的開頭對話
              開頭的對話方式和語氣可以影響孩子回到家的學習態度。家長可以用關心和好奇心的方式開啟對話,以建立友善的對話氛圍,讓孩子感到受到尊重和理解。
              1. 善用同儕力量
              學習中可以借助同儕力量讓完成作業和複習更順利。家長可以藉由同學的力量,建立學習小組,以增加學習的樂趣和效率。這也有助於孩子之間的互相激勵。
              1. 有趣元素帶入學習
              將有趣元素帶入孩子的學習過程,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可以讓孩子學習安排自己的作業順序與複習時間設定,家長提供有吸引力的獎勵,以鼓勵孩子更願意積極參與學習並養成複習習慣。

              這些實際方法和策略的重點回顧,家長可以先從「好的開頭對話」開始喔! 讓我們一同努力改善你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追尋自我,發現閃亮之星——孩子的獨特之處

                孩子期待的課是什麼樣子

                孩子閱讀培養的關鍵

                只有累積,沒有奇蹟

                要背的單字太多,怎麼辦?

                等到…再說

                聯絡我們

                • Email: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i學院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