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是自己有選擇的自由】
2025 Nov 17 學習 生活大小事 親子
上周三,開車送孩子上學的路上,他們問了一個問題:「媽咪,我們是不是可以再買第二台車了?」 我笑了笑,問他們為什麼突然想問這個問題。
他們說:「因為爸爸如果要去企業上課或是回老家看爺爺奶奶,他可以自己開車,必較方便。」 在開往學校的那段路上,我們就這樣聊起了「買車」這件事。
我跟他們分享了我心裡的 ABC 想法:
A:車子能安全送我們到目的地,就是好車。
B:不是所有需要,都要靠「買」來解決。
C:真正的選擇,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而不是想買就買。
我還舉了楊斯棓醫師的例子。 楊醫師是《人生路引》的作者,他不買車,也不覺得那是必需品。 他選擇搭 Uber,因為這對他的生活型態來說更有效率。
這件事提醒我們—— 人生的選擇,不是只有一條道路,也不是每個人都要用同樣的方式。
從「要不要買第二台車」開始,我們自然聊到了「財富自由」。
【什麼是財富自由】
我跟孩子說: 財富自由,不是你擁有多少東西, 而是——你能不能自由安排你的生活。 真正的自由,是:你不需要為了錢焦慮, 你還是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陪伴家人、旅行、閱讀、運動、創作、學習、幫助別人…… 這些能讓生活變得豐富,而不是帳戶的數字。
分辨「想要」與「需要」
在生活中,有些東西只是「想要」, 像是新款手機、流行球鞋、跟別人比較來的慾望。 而有些東西是「需要」: 健康、知識、友情、陪伴。 能分辨「需要」比「想要」更重要, 因為這會決定你未來的方向,也影響你怎麼用錢、怎麼用時間。
我告訴孩子:「未來真正讓你自由的,不是錢,而是你擁有的能力。」 你現在練習的英文、閱讀、運動、創作、思考—— 都會變成日後替你開路的力量。
這些「軟實力」很重要:
1. 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口語表達的能力
3. 願意持續學習的能力
當你擁有這些能力,未來不是你追著錢跑, 而是錢會因為你的能力而來找你。
【擁有不如,體驗珍貴】
我問孩子:「你覺得什麼會讓你開心更久?」 新玩具的快樂很短暫;但一次挑戰、一次旅行、學會一項新技能,會變成力量,變成故事,也會留在心裡很久。
真正的富有,是心裡裝滿值得回味的經驗。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沒有問孩子:「你以後要賺多少錢?」 而是問:「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當你清楚自己要去哪裡, 金錢就只是交通工具,而不是目的。
【小六就可以開始的 4 個小練習】
1. 學會管理零用錢
拿到錢先存 30%,練習自律與延遲滿足。
2. 投資「時間」
每天 30 分鐘做一件讓自己變更好的事:閱讀、運動、創作、反思。
3. 培養一個能帶著走的能力
說故事、英文、運動、音樂、藝術,這些都是長大後會陪著你的技能。
4. 保持好奇心,而不是比較心
問自己:「做這件事,會讓我更像我想成為的那個人嗎?」
將這4個小練習,貼在書桌前,提醒自己:我正在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小結】
「要不要買車」只是生活中的一個小問題, 但父母想給孩子什麼樣的思維,往往需要想的更深更遠。
真正的財富自由, 不是你擁有多少,而是你有沒有能力有自己選擇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