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學習機會
2025 Mar 07 學習 親子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場域,尤其是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一次簡單的家居採購,不僅能讓家中增添溫馨的氛圍,更是一堂關於金錢觀念、選擇判斷以及生活技能的實踐學習。
三年前帶著我的兩個孩子到IKEA進行一次採購體驗,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分享,能啟發更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教育的元素。
建立購物清單
出門前一天,我與孩子一起坐下來討論這次的購物目標。我告訴他們:「 明天我們要去IKEA,目的是幫家裡的客廳增添一些實用又美觀的小物件。」接著,我拿出紙和筆,邀請孩子和我一起列出購物清單。 這個過程中,我刻意引導他們思考什麼是「需要」和什麼是「想要」。例如,兒子提到「沙發上的抱枕」,我問他:「我們真的需要更多抱枕嗎? 還是只是覺得它很好看?」當女兒提到「新的置物櫃」時,我則說:「確實有需要,但我們現在的空間放得下嗎?」
透過這樣的討論,我希望讓他們明白,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很吸引人,但未必是我們真正需要的。最後,我們整理出了一份清單,包括必需品(如夜燈和收納盒)以及一些視情況而定的選項(如裝飾畫和植物盆栽)。
這個步驟不僅幫助孩子建立了規劃能力,也讓他初步了解了「想要」與「需要」之間的差別。
選擇與判斷
進入IKEA後,孩子顯得非常興奮,因為店內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暇給。然而,這正是一個很棒的學習情境——讓孩子在面對各種選擇時,運用之前討論 過的原則來做判斷。
當我們走到燈具區時,女兒看到一盞造型獨特的檯燈,興奮地說:「媽媽,我們買這個吧!」我微笑著提醒她:「我們來看看購物清單上有沒有寫檯燈。如果沒有,那我們要不要先考慮一下它是不是必要的?」 接著,在植物區,這次換兒子被一盆迷你盆栽吸引住了。我問他:「這盆植物會讓家裡更漂亮,但它需要照顧,我們有時間照顧它嗎?」
經過一番思考,他自己得出結論:「也許我們可以先買收納盒,等下次再考慮植物。」 這樣的互動不僅讓孩子學會了如何根據需求做出選擇,也讓他體會到選擇背後所需的理性思考。
結帳體驗
當我們完成採購並推著購物車走向結帳區時,我決定讓孩子親自參與結帳過程。我把購物清單交給他,請他們核對我們挑選的商品是否符合清單內容,並協助計算大約的總金額。 在自助結帳機前,他們學著掃描條碼、確認價格並付款。我在旁邊協助他們如何使用信用卡機器,並解釋每一步驟的意思,例如:「掃描條碼是告訴系統我們買了什麼,確認價格避免出錯。」
整個過程中,他們顯得既興奮又專注,因為這是一項全新的體驗。他們還告訴我:「原來結帳也需要這麼多步驟啊!」這樣的實踐不僅增強了他們的金錢觀念,也讓他們感受到完成採購任務後的成就感。
小結
這次IKEA之旅不僅讓我們完成了家居布置,也為孩子帶來了許多寶貴的學習經驗。他們明白了「想要」與「需要」之間的差別,體會到事先書寫購物清單的重要性,並學習了基本的結帳技能。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增進了許多親子互動的機會。
成為父母的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將日常生活中小事轉化為教育機會。只要用心設計情境,就能讓孩子從中獲得成長。
最後分享給讀者3大行動方針
1.設定明確目標,與孩子共同規劃行動
在每次家庭活動或採購前,與孩子一起討論目標並制定計畫,例如列出購物清單或設定預算,讓孩子參與其中以培養規劃能力。
2.引導孩子思考「想要」與「需要」
在面對選擇時,引導孩子判斷商品是否符合實際需求,並幫助他們建立理性的消費觀念。
3.讓孩子親身參與實踐
無論是核對商品、計算金額還是操作結帳機器,都讓孩子親自嘗試,從中學習生活技能並建立責任感。
透過這些行動方針,每位父母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創造豐富且有意義的學習機會!